曾经,我从事过一个为网络主播剪辑音频的兼职工作。然而,由于个人时间安排的原因,我在上个月将这个工作转交给了其他人。
我没有将这些细节告诉主播,而是开玩笑地问他为何觉得我空闲。他表示,因为我总是能迅速回复消息,且按时提交音频,而且文件分类清晰,格式整齐。相比之下,新接手的人回复消息较慢,让他担忧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。
我没有介入后续事宜,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确实忙碌,无法再次承担兼职;另一方面,主播的任务并不繁重,新接手的人也并非真的忙不过来,他们只是需要时间磨合工作和交流方式。一旦适应彼此的节奏,应该就没有问题了。
这件小事引发了我对工作效率的思考。在职场或学业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情况:有些人看似悠闲,但工作成绩却不错;而有些人忙碌不已,却未取得理想成果。这是为何呢?
01
简洁传达关键信息
以我自己为例,在职场中,我的工作效率曾多次得到上级的认可。例如,一次会议结束后,领导让我整理资料,我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,让他们颇感意外。又如另一次大会,半小时后我便整理好了会议记录并发布。这些例子并非炫耀,而是想说明,我完成日常工作的速度较快。
我认为,他们之所以觉得我效率高,是因为我在做事时会先思考对方需要什么,然后用最简洁的方式完成任务。例如,整理会议纪要时,我会列出重要要点,重点词汇加粗标注。次要内容则简要说明,补充说明的部分备注关键词,口头表述即可。
经过多次文案工作,我意识到简洁表达的重要性。对方的时间宝贵,你提交的文字内容繁多,反而让人头疼。以“让对方快速理解意图”为目标,用简洁语言提炼重点,再简单排版。这样既轻松,又能减轻对方的阅读负担。
02
主动沟通工作进度
除了简洁表达,我还善于主动与对方沟通进度。这与我的性格有关。与他人对接工作时,我会先明确彼此的截止日期。如剪音频时,我会询问本月需完成多少任务,截止日期是哪天。然后根据截止日期提前安排工作。
若我在周期内有事,无法按时完成任务,如国庆假期出游,我会提前告知合作伙伴。这样大家就能了解彼此的进度,相互配合,提前做好准备。
通过这件小事,我认识到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。通过简洁传达关键信息、主动沟通工作进度,可以让我们在职场或学业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
或者,以我与他之间的交流为例,我们能保持顺畅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主动与他沟通工作进度。
通常,他会在晚上发送音频给我,如果时间太晚无法等待,我会提前告诉他,确保在第二天的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。这样,即使我没有及时回复,他也能心中有数。
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,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:对方可能会期待你立即回复消息。
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工作完全占据,所以在关键时刻提前告知对方,明确彼此的截止日期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主动设定截止日期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控时间,同时让对方了解我们的进度,从而安心。
信任,往往就是在这些让对方安心的细节中逐渐积累起来的。
03
根据任务的难度,合理安排时间
这一点也不难理解,我的习惯是将简单的任务放在碎片时间完成,重要任务则集中精力处理。
像收集资料、积累素材、剪辑音频,甚至撰写文章提纲等不需要动脑子的任务,我会在做饭、等公交、午休等时间完成。
这样做似乎很拼,但实际上,这些碎片时间如果不利用,也不过是用来刷手机或发呆。既然如此,何不抓紧时间干活呢?早一点完成任务,晚上就有更多时间娱乐,还不会让你心生愧疚。
至于需要动脑子的任务,我会预留整段时间来处理。例如,我会花几个小时撰写文案或制定策划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尽量不看手机,不与人聊天,每隔一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,活动一下身体。
集中时间完成复杂任务,效率会大大提高。此时,你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基础工作,剩下的时间就是打磨、润色,制作成果。当你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,你会发现,完成任务的速度比你一边思考一边玩耍一边干活要快得多。
04
工作不仅要完成,还要美观
我的高效率并非天生如此。刚工作时,我负责一个难度较高的项目,压力非常大。那段时间,我全身心投入工作,吃饭睡觉都在想着项目的事。
有一次和同事们一起外出吃饭,我还在询问项目进展。一位前辈突然对我说:“不要总是皱眉头。如果你总是表现得压力很大,别人会认为你无法完成这项工作。在人前一定要表现出轻松的工作态度,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你厉害。”
这段话让我深受触动。以前我以为,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就是努力工作,勤奋完成任务。
但前辈的话让我意识到,别人如何看待你完成任务的过程也非常重要。不是一直在忙碌,就一定能证明你是好员工。任务当然要完成得漂亮,如果能优美地完成,更能彰显你的卓越。
有一句话说,你必须非常努力,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。但这种“努力”,并非一定是拼命加班、埋头苦干。提高工作效率是有方法的。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,让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。
—END—
免费领取208个最新网创项目+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!添加 微信:Bao6705 备注:资料!
小宝微信号
扫一扫加微信好友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